7月30日,利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與南京藝術學院,在利港街道北郭莊村紫薇園舉辦“藝術鄉建添活力,鄉村賦能助振興”南京藝術學院“美美與共·藝術同心”教育實踐基地暨江陰利港街道“藝術鄉建”工作站成立儀式,全面探索政校合作“結連理”、攜手共筑“振興夢”的“藝術鄉建”范例。
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人文學院院長沈義貞,南京藝術學院民進支部主委、藝術研究院院長顧平,江陰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江陰市民宗局局長鄒宇偉,臨港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張志浩,臨港開發區黨群工作部部長時軍文,街道領導陳奕、繆敏華、周煒等參加活動。
座談會上,鄒宇偉指出,本次活動是鄉村振興工作新的起點,也是新的征程,有利于發揮文藝在鄉村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有利于促進人民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有。
鄒宇偉強調,利港街道及北郭莊村要以簽訂“藝術鄉建”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在“鄉村藝術場景營造”“藝術特色村鎮培育”“村民藝術素養提升”等三個方面接續發力,營造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空間和藝術場景,讓鄉村成為藝術的有機載體;圍繞“一村一品”建設塑造一批樣板特色品牌,由點到面推動打造藝術長廊;創新提升方式,發揮統戰合力,打造一系列惠民活動品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沈義貞表示,此次利港街道與南京藝術學院的深度合作,是破解鄉村振興發展難題、激發發展活力的重要途徑。作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南京藝術學院將依托院校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悠久的統戰文化傳統,引導全體文藝工作者全力以赴、群策群力,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奕致歡迎辭,她表示,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藝術鄉建”旨在重新煥發鄉村活力,實現從“建設鄉村”到“運營鄉村”的思維轉變,希望利港街道與南藝的合作從此次“藝術鄉建工作站”項目開始,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形成多點連片格局,以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讓“藝術鄉建”在利港成為一道美麗的人文“風景”,走出一條“有利港特點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之路”。
“藝術鄉建”工作是文化振興的進一步深化,更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內驅力。北郭莊村擁有全國面積最大的千畝紫薇生態園,此次“藝術鄉建”工作站落地北郭莊村,與作為全國藝術門類最為齊全的高等藝術學府之一的南京藝術學院進行合作,對利港街道振興鄉村產業、美化鄉村環境、復活鄉村文明、助力鄉村治理,具有深刻的推動意義。
座談會前,與會人員一行參觀了北郭莊村紫薇園。下階段,利港街道將聯合南京藝術學院,圍繞助力“兩個先行”,大力推進“藝術鄉建”,以文藝因子激活鄉村資源,賦能鄉村產業,美化鄉村環境,探索打造“藝術鄉建”范例。